「無窮實現室」因應不同的創新發展階段提供相應的資助金額:
創新發展階段 | 向社創基金申請的資助金額 | 配對金額的比例要求 (社創基金: 申請者) | 項目實踐期 |
---|---|---|---|
原型 原型設計、測試及改進 | $200,000-$300,000 | 毋須配對 | 1 年 |
初創 孵化創新概念,落實初創項目 具備執行相關項目的經驗 | 沒有上限 | 申請 $300,001-$900,000,須以2:1配對 申請高於 $900,000,須以1:1配對 | 1-3 年 * |
擴大規模 拓展現有社會創新項目,增強扶貧成效,加深社會效益 | 沒有上限 | 申請 $300,001-$900,000,須以2:1配對 申請高於 $900,000,須以1:1配對 | 1-3 年 * |
* 取決於項目規模
個人申請者 | 公司或機構申請者 |
---|---|
|
|
(i) 在網上申請表寫下你的項目概念
(ii) 網上遞交申請
(iii) 稍後會有專人聯絡以確認申請及項目篩選結果
入圍的申請人將接受:
(i) 在網上申請表寫下你的項目概念
(ii) 網上遞交申請
(iii) 稍後會有專人聯絡以確認申請及項目篩選結果
入圍的申請人將接受:
我們會根據5個評審準則遴選項目申請,每項評審準則在創新項目中有不同比重:
原型 | 初創 | 擴大規模 | |
---|---|---|---|
社會效益*
| 20% | 25% | 25% |
創新
| 30% | 20% | 15% |
項目設計與實踐
| 20% | 25% | 25% |
團隊能力
| 15% | 15% | 15% |
可持續性
| 15% | 15% | 20% |
「無窮實現室」獲社創基金委聘為第三批協創機構,為更多社會創業家提供支援。社創基金旨在透過推動社會創新及創業,令更多社會創業家以他們的意念、產品及服務回應社會需要。社創基金將加強配合政府落實「精準扶貧」的政策方向,聚焦解決社會上最關注的貧窮議題及弱勢群組的需要。
參考資料:
問題 Problems
香港在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榜中排行第八,不少人生活富裕,物質豐富。香港人每日的廚餘棄置量超過3,000公噸,大約等於250輛雙層巴士的重量。與此同時,本港三個長者,就有一個窮。許多長者無法負擔新鮮蔬果,營養不足。社會看似資源豐盛,但有人得到太多,有人得到太少,同時出現大量浪費。浪費的不只是食物,也包括種植和製作這些食物所耗用的有限天然資源;廚餘到了堆填區所製造的溫室氣體,造成氣候變化,貧窮人首當期衝。
好橋 Solutions
剩菜回收體驗
樂施會的夥伴「民社服務中心」以「社區資源再分配」去應對問題。他們連結街市裡面有心的檔主,收集當天賣不完的新鮮剩菜和食物,然後重新整理食材,再分發給區內的基層街坊和長者。民社更將服務衍生為「剩菜回收體驗團」的方式,在社區召集有心人,包括學生、親子、青年一起行動,身體力行支持基層長者的一餐。他們又培訓大專生帶領體驗團,培養更多新血,持續關心問題。
改變 Changes
計劃展開至今,得到過百位檔主的響應,每年有過千參加者參與剩菜回收體驗,也有不少學校、NGO、商界團體參與其中。募集得來的食物,讓很多基層街坊與獨居長者受惠。資源得到更好的分配,減少不必要浪費的同時,又能讓有需要的街坊取得新鮮營養的食物,提升飲食質素。
問題 Problems
少數族裔佔香港總人口8%,但他們卻是社會上邊緣的一群。由於中文語言能力較弱,他們無論在日常生活、升學、工作以至使用社會服務等面對更多的困難。南亞裔貧窮率達23%,遠高於整體貧窮率14.7%。在香港,一般市民很少接觸少數族裔人士,不太了解南亞地區文化,因此存在不少誤解,甚至歧視,對少數族裔人士,尤其是青年與兒童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好橋 Solutions
拉闊世界觀的多元文化教育
為提升香港市民的文化包容,以及對少數族群的理解,樂施會夥伴「WEDO GLOBAL」培訓少數族裔青年文化大使擔任導師,並設計出各樣有趣的文化體驗,例如另類文化導賞團,由大使帶大家走進深水埗少數族裔社區,透過社區考察、與南亞裔店主進行交流活動,藉以認識少數族裔人士的生活面貌,以及他們面對的種種挑戰。又有「遊戲遊南亞」工作坊,透過一起玩家鄉傳統遊戲,分享他們的成長故事。
改變 Changes
WEDO GLOBAL的少數族裔文化大使培訓,讓少數族裔青年有更多發展與發聲機會;由他們所帶領的文化體驗活動,讓參加者直接感受到少數族裔青年的才華,讓大家能互相深入了解、看到彼此之間的共同之處。活動亦成功增進了參加者對香港南亞少數族裔的接觸機會與認識,引發大家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幫助少數族裔尤其是基層人士改善生活處境。
問題 Problems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有長期護理及照顧需要的人數不斷上升,當中包括長者及持續老化的殘疾人士。可是,現時香港缺乏整全的長期照顧系統,很多時候,照顧任務都落在家人身上。照顧者年中無休地擔當起居飲食、就醫覆診等照顧任務,犧牲了休息、私人空間,甚至工作機會,這對於缺乏支援、足襟見肘的基層家庭照顧者來說,特別辛苦,連喘息的機會也沒有。
好橋 Solutions
「樂助有里」鄰舍支援計劃
樂施會香港資助夥伴「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關顧聯)」,在社區發起「樂助有里」計劃,招募區內街坊成為「樂助友」,再配對同區的長者或殘疾人士,讓「樂助友」為有需要的街坊提供持續支援,例如陪診、清潔家居、煮飯、買餸,又或是陪同外出探訪親友、到公園散心或者到社區中心聯誼。同區街坊相處起來同聲同氣,讓服務使用者更感親切。服務亦讓平時忙於照顧家人的照顧者,有機會處理私事或喘一口氣。關顧聯亦與區內商戶合作,為照顧者提供待用咖啡劵或優惠,推動社區內對照顧者的支持氣氛。
改變 Changes
計劃連結起區內街坊互相守望,讓有長期照顧需要的基層家庭不感孤單。「樂助友」的幫助和陪伴,讓有長期照顧需要的人士減少負面情緒、內心更平靜,而且「樂助友」更能改善使用者的家居衛生、減少跌倒的機會;亦能分擔照顧者的照顧任務,減輕壓力。
問題 Problems
香港公營房屋供應不足,不少低收入家庭只能居於環境惡劣的劏房,對正值成長期的兒童及幼兒影響尤其深遠。長時間面對壓迫的環境,令住戶承受極大生活不便與精神壓力,亦限制了兒童及幼兒的發展空間。不少孩子只能困在床上玩耍,或者窩在小摺檯上做功課,非常不利成長。由於缺乏儲存空間,很多劏房基層家庭只好將大量雜物擺放在不同位置,使出入易生意外,一旦發生火警更是不堪設想。
好橋 Solutions
從儲物空間著手,改善基層兒童處境
由於獲得迷你倉公司免費提供儲存服務,令樂施會香港資助夥伴「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亞斯理)」,能安排基層劏房家庭將不常使用的物品暫存迷你倉內,釋出更多居住空間。阿斯里連結參與計劃的家庭,組成小組,互通家居儲存貼士及育兒親子等資訊。計劃又為住戶提供小型家居維修,進一步改善生活和學習環境。除此以外,亞斯理亦為參與計劃的學童,提供學業支援、興趣班及親子戶外體驗等活動,支持兒童的多元發展。
改變 Changes
計劃讓基層兒童獲得全方位的支援。額外的儲存空間及小型維修服務,改善了劏房兒童的生活空間和品質,減少在家玩耍時發生意外的風險,並能提升學習環境。學業支援服務,讓平時在學校跟不上進度的孩子得到個別照顧,亦能減輕家長照顧子女學業的壓力。
問題 Problems
在台北,不少無家者有工作意願,卻礙於學歷、年紀、身體狀況、沒有住址等因素,很難找到工作。而且無家者通常身上現金有限,頂多能支撐兩星期左右的生活開支,故一般每月出糧的全職工作對他們來說,難以應急,工作選擇變得更少。
因此,以現金出糧、時間彈性的散工,是不少無家者的經濟支持,例如在街頭舉牌宣傳、派傳單等。可是,這樣的工作機會相當稀少,而且多集中在星期六、日。所以,雖然不少無家者具備勞動力,但大部分時間只能等待。
好橋 Solutions
街頭散工配對服務
樂施會台灣資助夥伴、新創團體「人生百味」向大眾募集散工機會,尋找有意為無家者提供散工機會的潛在友善客戶,再配對有工作意願的無家者提供包裝、清潔、油漆、搬運等服務,以增加無家者的就業機會與收入。他們以工作隊的方式運作,建立友善工作環境,培養隊員之間的信任與默契。
改變 Changes
參與計劃的成員除了收入增加,飲食與睡眠狀況也隨之改善。遇上惡劣天氣,他們也能利用收入找地方住宿。至於給予工作機會的顧客方面,很多人在使用服務後不只滿意,更紛紛表示驚訝與感動。透過與工作隊的相處,人們更理解無家者議題,有助消弭標籤和誤解。
問題 Problems
在東南亞國家,有不少人因為家鄉貧困,而漂洋過海到別的地方打工養家。例如在台灣,就有超過70萬的東南亞移工 (即「外籍勞工」),其中以印尼移工最多,不少人從事家庭傭工或護老中心看護。
很多印尼移工都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能存一筆錢,他日回鄉之後經營小生意,自力更生,不用再為糊口而離鄉別井。可是,看護、家庭傭工這類工作卻難以讓移工們累積到營商知識與技能;而人在他鄉,想自學也缺乏渠道。結果,不少移工出國打工多年,回國後仍無法實現夢想,又或者因為生意失敗把存款賠光;想轉工又不容易,結果無奈要再度出國成為移工,型成惡性循環。
好橋 Solutions
移工人生學校
樂施會台灣資助夥伴One-Forty,每個週末也為印尼移工舉辦中文課和電腦課,課程形式互動有趣,結合文化、設計思維、理財與生涯規劃元素,協助支持移工適應在台灣的生活,培養創新精神,規劃長遠人生路。而且課程把大家凝聚起來,交織出支持網絡,使移工們人在異鄉也能互相照應。One-Forty亦有舉辦網上課程,讓無法出外上課的移工,也有學習、與其他學員互動的機會。
改變 Changes
One-Forty的「移工人生學校」,讓移工在台打工期間也能發展自我。不少學員回鄉後,都踏出夢想第一步,例如開雜貨店、文具店。也有移工因為學會了中文與電腦,回鄉後在華人開設的公司找到待遇不錯的穩定工作,生計得到改善,又不用再與家人分隔兩地。One-Forty亦積極串聯返鄉學員與在印尼的台商,配對就業機會,讓學員們回鄉後有更多人生選擇。
問題 Problems
全球每十個人,就有一個每天都吃不飽,當中很多都是與大地為鄰的小型糧食生產者。生產食物的人,卻偏偏吃不飽,這跟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不公平的貿易方式、農民缺乏支援及基礎資源等結構因素有關。現代的糧食生產與飲食方式,製造大量溫室氣體,而且導致單一種植、土地破壞、小農受剝削等問題。情況跟糧食生產商、零售商、飲食業者有關,也跟消費者密不可分,但人們不一定為意這些問題,以及自己對問題的影響力。
好橋 Solutions
「良食節」計劃
樂施會與澳門資助夥伴「綠色未來」合力在澳門推廣「糧食及氣候公義」概念,並發起「良食節」計劃,邀請社區內大小食肆與外賣店發揮廚藝和創意,推出「良食餐單」,為食客提供採用公平貿易及素食食材的餐點,並減少使用即棄塑膠餐具,以各樣方式推動食客實踐低碳、惠貧的飲食習慣。與此同時,綠色未來與樂施會合力舉辦剩食食材烹飪、手作DIY等工作坊,將糧食及氣候公義概念分享給學校、家庭與社區,鼓勵大家一起實踐理念。
改變 Changes
良食節計劃得到澳門超過80間食店與廣大食客的響應,工作坊亦得到很多家庭和學校的好評。計劃讓大家更明白貧窮農民面對的困難,意識到自己在全球糧食系統中的影響力,引發大家嘗試改變日常習慣,以支持公平貿易、低碳飲食等方式,幫助發展中地區的農民改善生計,並合力對抗氣候變化。
透過資料搜集及/或親自觀察發掘社會問題後,找出項目最想應對誰人的需要/痛點,同一項目可應對多於一個目標群體,並將目標群體的預計受惠對象收窄至項目的可行範圍。
包括但不限於親身落區觀察或接觸目標服務對象、聯絡關注目標對象群體的民間團體、組織、社工或相關服務提供者等。
受惠對象須為不受逗留條件限制的香港居民包括,包括但不限於︰低收入家庭、長者、婦女、青年、兒童、少數族裔、在職貧窮者、不同能力/傷健人士、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性小眾。
以不預設立場的態度,開放探索問題的各種面向,從不同途徑包括但不限於用家訪談、進行市場研究參考相近的服務內容、政府或民間團體發佈的研究及數據、媒體報導、外國例子等,發掘介入問題的多個角度,了解用家的痛點和需要,從而精準地定義問題。
因應上述所定義的社會問題,制定項目目標,然後盡量構想可能的解決方案,並在眾多方案中選擇或整合最能對應問題的方案,可設多項方案應對同一目標。例如代入用家視角,思考他們於不同階段使用服務的體驗及感受,繼而分析及改善現有方案。
樂施會在申請期間將提供跨界別交流活動、主題研討會及工作坊,協助申請人建立人脈,尋找潛在合作伙伴。申請人亦可以先自行盤點手上已有及缺乏的資源,了解項目的強弱處,繼而發掘及拓展所需的合作伙伴。
樂施會作為紮根香港多年的國際扶貧機構,累積近200個本地合作夥伴,同時樂施會亦可從現有資助者網絡(如「樂施毅行者」逾3000間合作公司)替申請人尋找適合的配對基金。另外,此計劃與數碼港合作,為申請人提供專業技術支援,包括超過1800間初創企業。
收入來源一般是指透過產品或服務銷售所獲取的金錢,而非依靠捐助或贊助。實踐期較短的項目(如原型或初創)未必一定能在資助期內達致收支平衡,反而展現在財政、社區、組織三個層面上的可持續性更為重要,包括項目在資助期完結後如何持續獲取資金。
財務預算有助申請人規劃及調整項目發展規模、投資金額等方向。財務預算應詳細列出預計收入、支出、欲申請社創基金的資助金額,及相應比例的配對基金金額(只適用於初創或擴大規模),從而制定短、中 、長期的財務預算。
收入:預計產品或服務銷售的營業額;
支出:銷售成本、營運開支(包括人力資源及薪金、場地租金、宣傳及推廣、設備購置(如電腦、軟件等)、保險及核數,及一般開支和行政費用);
配對基金:可提供現金或其他形式的資助(包括但不限於薪金、場地租金、設備等,須以合理市場估算價值)
項目初期或缺乏現金流,需更依賴社創基金及配對基金的資助,但隨項目發展收支應漸趨平衡,減少依靠資助作為補貼,長遠達致自負盈虧。
可參考工業貿易署為初創提供的「創業預算分析表」:
https://www.success.tid.gov.hk/tc_chi/bus_sta_up_inf_ser/bud_spr/bud_spr.htm
每間核數公司所收取的審計/核數服務費用都不同,亦是乎項目的複雜程度。負責人應自行尋找合適的審計/核數服務。如果審計項目不是太複雜,一般市場價格在八千到兩萬不等。
申請人可以嘗試接觸不同私人公司、非政府組織、慈善團體、大專院校、銀行等不同機構/公司,諮詢其對作為配對基金的意願。樂施會亦可提供協助聯絡跨界別持份者。
可以。因為處理項目而租用的場地,租金可以被視為場地租金開支,水費、電費、管理費等可以被視為一般開支。
沒有。私人基金可以是以贊助或是配對基金形式,資助項目的。
當完全達成所有關鍵績效指標(KPI)及可交付成果(Deliverables),或在項目完結的時候,資助有餘額未用。這個時候,項目負責人需要交還未用餘額,或者:
向樂施會提交就使用資助(未用部分)的建議書,內容包括報價、收據、銀行月結單等,目的是為了項目的延伸,並能證明所建議的/實際支出是和項目相關的。
獲批資金前,申請人也可以開展項目。
申請人如果已開展了項目,並欲獲得社創基金的資助,是次項目,不可以是現正或曾經接受政府其他撥款或資助的項目。
項目獲批後,資助也只可以用於獲批後的支出。
https://grant4good.oxfam.org.hk/tc/how-to-apply/申請資格
獲批資金前,申請人也可以開展項目。
申請人如果已開展了項目,並欲獲得社創基金的資助,是次項目,不可以是現正或曾經接受政府其他撥款或資助的項目。
項目獲批後,資助也只可以用於獲批後的支出。
https://grant4good.oxfam.org.hk/tc/how-to-apply/ 申請資格
「無窮實現室」因應不同的創新發展階段提供相應的資助金額,項目實踐期分別是:
原型:1年
初創:1/ 1.5 / 2年
擴大規模:1/ 1.5 / 2 / 2.5 / 3年
如果項目獲批,申請人是需要安排一個指定的銀行戶口,來處理項目的各種收入及支出。此銀行戶口,通常是申請人從公司的銀行戶口,再多開一個獨立戶口。如果申請人是以個人名義申請,亦可以開一個個人銀行戶口,用作獨立處理申請項目的往來賬目。
請注意,不論是銀行個人或公司戶口,都必須要是獨立的,一切此賬戶的收入及支出,都必須要是這個項目的賬目。
由於資助是由政府審批撥款,資助金額是從納稅人的錢調撥,政府把關謹慎,故入圍名單的申請,通常具備詳細、可行、合理的建議書。申請人可以詳細檢視設計項目的各項細節,包括項目應對的社會問題、項目目標、項目介入方法、預計成效等,並設計建議書。
申請人亦可以考慮僱用專業機構或相關專業人士,協助撰寫建議書。此外,申請人亦可聯絡樂施會無窮實現室聯絡人Eunice Chan (31205221) 或 Henry Yeung (31205238) 洽詢。
任何個人或機構/公司,都可以以其個人或機構/公司名義申請,亦可以申請多個項目。但需要注意的是,樂施會及社創基金,會審視申請人在每個項目的角色,及每個項目的人手資源、內容等,是否足夠及合理。
我們建議閣下使用最新版本的 Google Chrome (117+) / Mozilla Firefox(117+) / Microsoft Edge(117+)/ Mac系統的 Safari (16 及以上版本) 網頁瀏覽器,以享用最佳的瀏覽體驗。